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委员会负责人说,仅可从可信来源获得疫苗信息
新加坡:COVID-19疫苗接种专家委员会主席Benjamin Ong于周一(1月11日)接受第一剂疫苗后说,仅依靠可信赖的来源获得有关疫苗的信息,而不是相信正在传播的误导性消息。辉瑞BioNTech疫苗的生产。
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们已经看到了其中一些正在传播的信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对疫苗如何发挥作用的误解和误解……因此,我建议人们只去寻找可信赖的消息来源。”在WhatsApp和社交媒体上共享的反疫苗消息上。
他补充说,值得信赖的消息来源将包括卫生部的网站和主流媒体的信息。
阅读:任慈养老院工作人员获得了COVID-19疫苗接种,在社区护理部门中排名第一
Onoc副教授与新加坡首席卫生科学家Tan Chorh Chuan教授一起向媒体发表了讲话,他也是COVID-19疫苗委员会的成员。
Onoc副教授周一下午2点左右在国立大学医院接受了疫苗接种,Tan教授不久后开始了疫苗注射。双方都等待了30分钟,然后观察了潜在的副作用,然后回答了记者的问题。
谭教授向记者强调,新加坡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监管机构已对批准的疫苗进行了严格的审查。
“从二月和三月以来,我一直在研究疫苗,并一直密切跟踪。我非常有信心,试验已经非常严格地进行了,新加坡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监管机构都对数据进行了审查。 ,“ 他说。
计划了两种剂量
他证实,新加坡没有计划``延长''疫苗的剂量,因为该国已经为其500万以上的居民采购了足够的疫苗。
在其他国家,已经有关于 给人们“半剂量”,这涉及先注射一剂疫苗,可能为了避免更多人而放弃第二剂。
Tan教授强调了获得两剂辉瑞BioNTech疫苗以提供全面保护的重要性。试验表明,辉瑞-BioNTech疫苗是目前在新加坡唯一批准并施用的一种疫苗,其有效剂量约为95%,两剂间隔3周。
他说:“让每个人都明白,只有当你服用两剂时才能充分保护,这一点非常重要。” “有些人会从第一次注射中得到一些轻微的副作用-疼痛,有点肿胀甚至发烧。
“我认为我们在第一枪时必须做好准备,可能会持续一两天的轻微症状,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第二枪而退缩。”
阅读:1,050名主队一线医疗人员将在未来几周内获得COVID-19疫苗
Tan教授谈到了辉瑞-BioNTech疫苗的免疫力将持续多长时间,研究表明该保护可以持续三个月,但这是因为观察期的长短。
“我希望它会更长寿。一些新兴研究……表明免疫将持续六个月,八个月以上。因此,我们认为这不会是一个短暂的免疫。”
需监测的副作用
谭教授在解释疫苗接种过程时说,从注册到注射解冻疫苗大约需要40到50分钟,直到观察半小时。
他说:“由于观察期为30分钟,因此,如果您正在接种疫苗,人们应该照顾一小时。”

谭教授说,枪击事件发生后,医疗机构将监视事后效果并从接种人员,医生和疫苗接种中心收集信息。
他补充说:“所有这些都是集中整理的,以便我们可以看看人口中出现的副作用。”
Onoc副教授还说,正在接种流感疫苗的人们应该在“ 新冠肺炎戳刺”之前等待“几周”。
他说:“我们希望免疫系统对每种疫苗做出适当的反应,因此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是比较明智的。”
阅读:BioNTech表示在英国,南非菌株中COVID-19疫苗可``中和关键突变''
Onoc教授在英国流行的一种更具传染性的病毒变种的报告中说,最近的一项小型研究表明,辉瑞-BioNTech和Moderna疫苗仍对它有效,但是“目前正在进行积极的工作”,并且需要更多信息。
“你不应该坐在那里等着。如果发生大量的主动感染,那么基本上就会发生更多的突变。除了安全的隔离措施……以及我们已经采取的其他措施之外,我们唯一可以采取的手段就是接种疫苗。 ,“ 他说。
至于迄今为止他是否对一线医护人员对疫苗的使用感到满意,他说:``我认为这是早期,所以我希望我的同事能够......继续接种疫苗。我认为这很重要我很早就挺身而出,实际上表明我对评估过程充满信心。
“有很多原因使我认为这将是有益的:首先,为了我自己的内心平静,我的家人,我的同事以及作为国家一部分做出的贡献,试图使新加坡安全。”
阅读:李显龙总理接受了第一剂辉瑞-BioNTech 新冠肺炎疫苗
周一,国立大学卫生系统的近120名医护人员接受了疫苗接种,这是该医护组织正式启动的COVID-19免疫演习。
自12月30日起,美国国家传染病中心的40名护士和医生获得了第一剂疫苗,医疗机构已开始为他们的工人接种疫苗。
1月8日,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与新加坡综合医院的工作人员一起首次为卫生保健工作者接种疫苗。
武吉巴督(Bukit Batok)的社区护理工作者仁慈(Ren Ci)疗养院以及家庭小组的一线医疗人员也于周一接受了戳刺。
书签标记:我们全面报道冠状病毒的爆发及其发展
下载 我们的应用 或订阅我们的电报频道以获取有关冠状病毒爆发的最新更新: //cna.asia/telegram